多地气温”过山车” 民众体验”一日四季”
“早上穿棉袄,中午换短袖,晚上又得裹羽绒服”——这可不是段子,而是最近多地市民的诚实生活写照。从郑州到北京,从西安到南京,大范围升温让多地气温飙升至25℃以上,仿佛一夜之间从寒冬跳入初夏。河南省气象局数据显示,郑州20日一天之内气温跨度高达17℃,街头随处可见吃冰激凌”降温”的市民和穿着短袖卖糖葫芦的小贩。
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让不少市民直呼”太反常”。出租车司机朱师傅调侃道:”郑州现在只有’两季’,冬和夏,脱了棉袄就是单衣。”而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极端气温变化对人体健壮和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。
“春如四季”为哪般?气象专家解读异常升温
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剧烈的气温波动?气象专家表示,这主要与近期大气环流异常有关。强盛的暖湿气流北上,与冷空气形成”拉锯战”,导致气温大起大落。虽然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确实会开始回暖,但今年升温幅度之大、范围之广确实较为罕见。
“虽说开春以后该回暖了,但这也暖和得太快了。”市民韩女士的疑惑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。她担心这样的忽冷忽热天气会让孩子容易感冒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国锋医生建议,此时更应遵循”春捂秋冻”的规则,不要过早减衣,尤其要注意儿童和老人的保暖。
农业生产需警惕”倒春寒”风险
除了对健壮的影响,这种异常天气也引发了对农业生产的担忧。河南农业大学李磊教授表示,目前气温回暖对大部分农作物生长有利,但必须警惕可能出现的”倒春寒”。”如果气温骤升后又急剧下降,对正处于返青期的小麦等作物会造成不利影响。”
专家建议,农民朋友可以趁近期天气缓和,适时给田地浇水,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低温危害。同时,设施农业要注意通风降温,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影响作物正常生长。
应对”乱穿衣”季节的实用建议
面对这种”上午羽绒服,下午短袖衫”的独特天气,我们该怎样应对?开头来说要关注天气预报,及时调整衣物,采取”洋葱式”穿衣法,方便随时增减。接下来要特别注意头部、颈部和足部保暖,避免着凉。
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,多喝水,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。户外活动时最好携带一件防风外套,以防傍晚气温骤降。家有老人和孩子的,更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身体状况,发现不适及时就医。
这场突如其来的”初夏体验”提醒我们,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,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越来越频繁。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农业生产,都需要进步应对能力,建立更加灵活的适应机制。毕竟,与天气”斗智斗勇”的日子,可能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