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基坑监测该找谁委托2014一建市政真题解析与第三方监测要点指南』
痛点引入:责任归属混淆,真题考点频出
在2014年一级建造师《市政实务》考试中,基坑监测的责任主体是高频考点,但超过60%的考生因混淆“施工方”与“建设方”的委托责任而失分。真题中明确提到:“基坑工程中,应由建设方委托第三方监测”()。这一聪明点不仅关联实务操作,更是法规硬性要求,却因细节模糊成为备考盲区!
一、2014真题回顾:三大核心题型与解析
-
责任归属题(单选题第20题)
-
题目:基坑第三方监测的委托方是
-
答案:建设方(非施工方、设计方)。依据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》,建设单位需对监测质量负总责。
-
-
基坑变形监测题(单选题第8题)
-
坑底土体隆起怎样监测
-
答案:通过立柱变形数据间接反映,而非地表沉降或支撑梁变形。
-
-
HDPE防渗层施工题(多选题第29题)
-
正确操作:铺设前外观检查+焊机试焊合格,焊接处需做气压检测而非水压检验。
-
备考贴士:近5年考试中,基坑监测与防渗层施工考点重复率超80%,需结合真题举一反三!
二、为什么必须由建设方委托第三方监测
-
法规强制性
-
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》规定: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,第三方监测属于质量行为范畴,必须由其委托。
-
-
规避利益冲突
-
若施工方自行委托监测,易出现数据篡改或风险瞒报,独立第三方能保障数据诚实性。
-
-
真题应用场景
-
案例题常结合“监测数据异常处理”出题,需同步回答责任主体与处置流程(如加密测量、启动应急预案)。
-
三、基坑监测四大实操要点(附真题对比)
监测项目 |
正确技巧 |
真题易错点 |
---|---|---|
坑底土体隆起 |
监测支护立柱变形量 |
误选“冠梁变形”(单选题第8题) |
地表沉降 |
布点间距≤20m |
未掌握布点密度,导致数据失真 |
支护结构位移 |
采用测斜仪+自动采集体系 |
忽略设备校准,数据误差超限 |
应急预案触发 |
变形速率>5mm/天时启动 |
混淆“10mm/8h”沉井标准(真题12题) |
独家见解:监测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法律责任链条!从委托到数据应用,各环节需留痕备查。
四、2025备考策略:从真题到实务的3步法
-
吃透题干陷阱
-
如真题第8题选项“冠梁变形”“支撑梁变形”均为干扰项,需领会基坑受力传递路径:土体隆起→立柱受压→数据异常。
-
-
关联规范条款
-
将考题与《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CJJ1-2008)、《基坑监测技术标准》(GB50497)对应,例如“封前自沉速率≤10mm/8h”直接关联沉井施工规范。
-
-
模拟实务场景
-
以“监测发现坑底隆起超标”为例,分步骤作答:
暂停开挖→ 回填反压→ 分析缘故(降水不足/支护弱)→ 加固后复测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