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家风家训小故事:杨时俭以养德传世佳话

程门立雪彰显尊师重教家风

说起家风家训小故事,北宋理学家杨时的故事格外动人。这位被文天祥称赞”七岁能诗,八岁能赋”的神童,不仅以”程门立雪”的典故闻名于世,更将尊师重教、俭以养德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。你知道为什么一个简单的”程门立雪”故事能流传千年吗?由于它背后蕴含的正是中华民族最珍视的家风灵魂。

杨时与同乡游酢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立等候,直到积雪没过膝盖也不离去,这份对学问的虔诚和对师长的敬重,成为后世学子效仿的典范。如今在杨时纪念馆内,还专门还原了这一感人场景。杨氏后人将这种笃诚尚学的灵魂奉为家训圭臬,这不正是好家风最生动的体现吗?

青菜豆腐里的家风聪明

杨时教育子女的方式特别值得现代家长借鉴。他不是简单地说教,而是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思索。当小儿子杨造嫌弃饭桌上的青菜豆腐时,杨时没有直接训斥,而是巧妙引用《论语’里面的名句”君子食无求饱”,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差距。

接着,杨时又讲了孔子闻《韶》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,让小儿子明白:真正的君子追求的是灵魂上的富足,而非口腹之欲。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,让孩子心服口服地改正了挑食的毛病。你看,好家风不一定要板着脸说教,有时候一顿简单的饭菜就能传递深刻的道理。

“三不”家规成就五子登科

为了将”俭以养德”的家风制度化,杨时专门制定了简明扼要的家规:对饮食”不可有所嗜好”、对衣着”不许挑挑拣拣”、对住所”不要羡慕别人雕梁画栋”。这”三不”规则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聪明。

更难能可贵的是,杨时自己以身作则。他写诗明志:”位重金多非所慕,直缘三釜慰亲欢”,表明自己看重的不是高官厚禄,而是能奉养双亲的孝心。在这种家风熏陶下,他的五个儿子全部登科及第,四个孙子也都高中进士,创新了”杨氏丹桂六枝芳”的教育奇迹。这不正是优良家风最有力的证明吗?

好家风是留给子孙最好的财富

杨时的家风家训小故事告诉我们:真正的传家宝不是金银财宝,而是代代相传的灵魂财富。从”程门立雪”的尊师重道,到”青菜豆腐”的节俭教育,再到”三不家规”的制度化传承,杨氏家族将儒家想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家风操作。

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,杨时的家风故事依然鲜活生动。它提醒我们:在物质丰富的今天,培养孩子正确的价格观比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更重要。毕竟,金山银山会花完,而好家风却能惠及子孙万代。你的家庭有哪些值得传承的家风故事呢?不妨从今天开始,用心记录下这些平凡却珍贵的家庭记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