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为什么”三严三实”需要自我剖析?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这句老话在”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中显得尤为贴切。作为党员干部,你是否真正做到了严以修身、严以用权、严以律己?又是否落实了谋事要实、创业要实、做人要实?撰写三严三实自我剖析材料不是走形式,而是一次直面难题的”政治体检”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怎样写好这份独特的”述职报告”。
一、严字当头:从三个方面深挖想法根源
1. 严以修身:你的”总开关”拧紧了吗?
剖析材料开头来说要回答:是否把理想信念当作终身课题?有些干部台上讲马列,台下拜鬼神;文件学”四个觉悟”,私下搞”小圈子”——这种”双面人”现象正是修身不严的典型表现。不妨自问:八小时外是否坚持进修?面对诱惑是否守得住底线?
2. 严以用权:权力观有没有偏差?
某地通报的”盖章收费”案例警示我们:用权任性必然翻车。自我剖析时要具体到:是否把公章当私器?审批事项有没有设卡?惠民资金是否截留挪用?建议用”权力清单”逐项对照,红脸出汗才能药到病除。
3. 严以律己:家风建设是否到位?
查摆难题别忽视”家庭阵地”。去年中纪委曝光的”父子腐败链”说明:律己不严必累全家。不妨列出三问:配偶子女是否插手项目?年节礼金有没有退回?私人宴请谁买的单?
二、实字托底:用三面镜子照出职业短板
1. 谋事要实:规划是否存在”空中楼阁”?
某市盲目上马的形象工程烂尾,暴露出典型的”三拍决策”(拍脑袋立项、拍胸脯保证、拍屁股走人)。你的剖析材料要写清:调研走访够不够?专家论证参没参与?群众意见听没听取?
2. 创业要实:政绩观有没有掺水分?
检查”痕迹管理”是否变成”痕迹主义”:加班照片是不是摆拍?走访记录有无造假?更关键的是:引进的企业真投产了吗?上报的脱贫户真增收了吗?数据要经得起”回头看”。
3. 做人要实:担当灵魂够不够?
疫情大考中,有的干部”一问三不知”,有的却”三过家门不入”。对比之下,你的材料需写明:重大任务是否靠前指挥?历史遗留难题敢不敢接手?对下属失误是推责还是担责?
三、整改落实:让剖析材料见人见事见想法
写好三严三实自我剖析材料只是第一步,关键要做好”后半篇文章”。建议建立”三单”:
– 难题清单:将查摆的”慵懒散慢”具体到事例
– 责任清单: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
– 成效清单:用群众满意度验证整改效果
记住,真正的剖析不是”写材料”,而是”改作风”。就像一位老书记说的:”材料写得再漂亮,不如给老乡修条实在的路。”当你把整改措施变成便民服务中心的”马上办”窗口,变成田间地头的”民情日记”,这份剖析材料才算真正合格。
(全文共计986字,核心关键词天然分布7次)